[摘要]财政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335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13.9%,同口径增长12.1%,增幅比5月份提高8.7个百分点,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期。
无标题文档
在15个月之后,全国财政收入增速又重新回到了两位数。
财政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335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13.9%,同口径增长12.1%,增幅比5月份提高8.7个百分点,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期。
“财政收入增速也确实该回升了。”中财鹏元地方财政投融资研究所执行所长温来成告诉《华夏时报》记者,今年以来前几个月的财政收入增速较低,如果到了年中还没有起色,那么完成全年的增长任务就会变得很困难。
民生证券宏观研究员朱振鑫向本报记者解释,6月财政收入增速之所以大幅反弹,应归功于前期稳增长措施见效、房地产复苏以及股市火爆等因素。但随着股市震荡以及房地产复苏后继乏力,6月份的这种大幅反弹恐怕难以为继。
绝地反弹
从整体上看,上半年的财政收入情况并不乐观。
根据财政部发布的数据,1-6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累计收入7960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6%,扣除11项政府性基金转列一般公共预算影响后的同口径增长只有4.7%,比去年同期回落4.1个百分点,低于很多人的预期。
不过,如果仅仅看6月份的数据,那么亮点不少,不仅整体增幅达到两位数,而且此前一直表现疲软的地方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也高达11.2%,同口径增长也达到了8.3%,增幅比前几个月明显回升。此外,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最能反映经济实际情况的税收收入的同比增长也高达10.8%。
而在此之前,全国财政收入已经连续多月低位运行,一些省市的财政收入甚至出现了负增长。对此,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我国的财政状况进入“新常态”,像以往那样常年保持在两位数以上的高增长今后将很难出现。而这次创下了19个月增速新高的13.9%出乎不少人的预料,让一些业内人士难以置信。
“这个数据的真实性还有待考察。”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副院长郑春荣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学术界一直就有人认为,财政税收中可能存在造假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地方税收上。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今后不再把GDP和财政收入作为考核地方政府官员的依据,各地方的财政收入情况便一路下滑。而自从今年年初以来,中央开始提出“不唯GDP并不等于不要GDP”,这使得一些地方政府有了重新在税收上造假的动机。而财政部在解读数据时也指出,下半年要“严禁采取‘空转’等方式虚增财政收入”。
“这个增长数据应该是比较真实的。”温来成告诉本报记者,年中财政收入出现比较大的增长,这在往年也曾出现过。一般来说,如果年初时财政收入增速太低,那么中央就会采取措施,经过努力,财政收入就会在年中或者下半年出现回升。
今年1-2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只有3.2%。这还是由于新《预算法》实施,11项政府性基金从今年开始转列一般公共预算之后取得的,其真实的同口径增速仅有1.7%。自此之后,国务院开始密集推出一系列稳增长的措施。而随着这些稳增长措施的逐步见效,财政收入增速在6月份的大幅回升也就不足为奇了。
朱振鑫也表示,稳增长措施见效可能是6月财政收入增速反弹的一个重要原因。但他认为,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房地产的复苏。自从5月11日央行降息以来,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的楼市明显复苏,导致其产生的契税、个人所得税明显增加。
此外,金融企业在6月份的税收贡献也不少。今年上半年股市还是很给力的,连带着券商等金融企业的利润和税收都比较丰厚。
不过,朱振鑫认为,随着股市暴跌和楼市降温,这种高幅增长肯定持续不下去。
===============================================================================
在线租房管理平台 旨在改变传统的租房管理模式,减少重复工作,提高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支持:
房东:电脑,手机便化捷管理;
租客:微信实时查租,接收公告;
关注 “恰斯特科技” 微信公众号,了解微信查租。
===============================================================================